度己以绳的成语故事

拼音duó jǐ yǐ shéng
基本解释绳:纠正,约束。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
出处《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绳,接人则用抴。”
暂未找到成语度己以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度己以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势不可当 | 《晋书 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 |
小人得志 | 南朝·宋·何承天《为谢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
十万火急 | 老舍《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
刻骨铭心 |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
草菅人命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
寸步不离 |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
抛砖引玉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
不翼而飞 | 战国 齐 管仲《管子 戒篇》:“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
色中饿鬼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
分路扬镳 | 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