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dōng

山东


拼音shān dōng
注音ㄕㄢ ㄉㄨㄥ

繁体山東
词性名词

山东

词语解释

山东[ shān dōng ]

⒈  3万平方公里,人口8493

Shandong province;

引证解释

⒈  山的东坡。参见“山西”。

⒉  战国、秦、汉 时称 崤山 或 华山 以东地区,又称 关 东。亦指 战国 时 秦 以外的六国。

《战国策·赵策二》:“六国从亲以摈 秦,秦 必不敢出兵於 函谷关 以害 山 东矣。”
南朝 宋 鲍照 《数诗》:“一身仕 关 西,家族满 山 东。”
唐 章碣 《焚书坑》诗:“坑灰未冷 山 东乱, 刘 项 元来不读书。”
《三国演义》第四回:“且 袁 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於天下;倘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 山 东非公有也。”

⒊  称 太行山 以东地区。

《史记·晋世家》:“冬十二月, 晋 兵先下 山 东。”
唐 杜甫 《洗兵行》:“中兴诸将收 山 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仇兆鳌 注:“山 东, 河 北也。 安禄山 反,先陷 河 北诸郡。”
明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新旧五代史三》:“《义儿李存孝传》:晋 已得 泽潞,岁出 山 东,与 孟方立 争 邢、洛、磁。《死事·张源德传》:晋 已先下全 燕,而 镇 定 皆附于 晋,自 河 以北、 山 以东皆归 晋。此‘山东’谓 太行山 之东,即以 河 北为 山 东也。”

⒋  汉 时称古 齐 鲁 地区。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山东》:“汉 时亦有称 齐 鲁 为 山 东者,如《酷吏传》:‘御史大夫 宏 曰:臣居 山 东,为小吏时, 寧成 为 济南 都尉。’《儒林传》:‘ 伏生 教 齐 鲁 之间,学者由此颇能言《尚书》, 山 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则 齐 鲁 之号‘山东’,非无因矣。”

⒌  省名。因在 太行山 以东,故称。 唐 属 河南 河北 道, 宋 属 京东路,金 改 京东路 为 山东路,明 置 山东布政使司,清 至今相沿称 山东省。

国语辞典

山东[ shān dōng ]

⒈  省名。参见「山东省」条。

⒉  战国时指函谷关、崤山以东。

《战国策·赵策二》:「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

⒊  太行山以东。

唐·章砀〈焚书坑〉诗:「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⒋  古亦指华山以东。

《汉书·卷六九·赵充国等传》赞曰:「秦汉已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分字解释


※ "山东"的意思解释、山东是什么意思由金旺诗文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同时,祝愿it精英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龙腾虎跃,祝愿山东与全国的科技事业蒸蒸日上!

2.这种闻名中外的黄河大鲤鱼、与陕西黄河鲤、山东黄河鲤、山西天桥黄河鲤,和宁夏黄河鲤,并列为黄河干流的“五大名鲤”。

3.车遥遥,马幢幢。君游东山东复东,安得奋飞逐西风。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月暂晦,星常明。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

4.其首选精致的猪肘子肉、山东大枣都为上乘原料,二者合烹为肴,相得益彰。

5.既然她志不在此,不愿意读师大,家长、老师也没必要强按牛头逼其喝水,是吧?再说开去,山东师大“躺着中枪”也不是“无缘无故的恨”。

6.市教育局“山东经贸实训学院”涉招生诈骗,将彻查严查为您支招学校有无招生资质报考和录取环节可鉴别上了一年学后学校突然解散,无助的学生黯然泪下。

7.8月14日,山东新忠心理咨询研究中心的武新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该中心2004年9月设立,近两年来一直门前冷落。

8.四川省天全县坐落于著名的二郎山东麓,沿东西走向翻过二郎山便进入康藏地区.

9., 一座隐蔽在青居山东村落,民风淳朴,鸡犬相闻,百余户人口靠耕地狩猎维持生计,乳臭未干的毛孩整天三五成群的拥打成一团,阡陌交通,依山傍水。

10.继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之后,山东半岛城市群渐露雏形,城市体系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