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吊古歌
[唐代]:杨浚
河山半壁足千古,海上孱王留片土。三十六屿邸苑开,蛎滩咫尺生风雨。
忆昔千艘金厦来,七年监国胡为哉。将军骑鲸去不返,空令赋手歌大哀。
扁舟块肉今已矣,大难孤注称天子。自古蛟龙失水愁,岂知燕雀处堂喜。
一封降表落中原,萧萧椰竹谁招魂。丁字门前挂明月,忽闻岙树啼饥猿。
同时更有五妃泣,桂子山荒断碑立。玉鱼寂寞尚人閒,西流一角看日入。
吁嗟乎,田横穿冢五百人,至今绝岛争嶙峋。桑田三浅无复道,付与渔郎来问津。
河山半壁足千古,海上孱王留片土。三十六嶼邸苑開,蛎灘咫尺生風雨。
憶昔千艘金廈來,七年監國胡為哉。将軍騎鲸去不返,空令賦手歌大哀。
扁舟塊肉今已矣,大難孤注稱天子。自古蛟龍失水愁,豈知燕雀處堂喜。
一封降表落中原,蕭蕭椰竹誰招魂。丁字門前挂明月,忽聞岙樹啼饑猿。
同時更有五妃泣,桂子山荒斷碑立。玉魚寂寞尚人閒,西流一角看日入。
籲嗟乎,田橫穿冢五百人,至今絕島争嶙峋。桑田三淺無複道,付與漁郎來問津。
唐代·杨浚的简介
《全唐诗》收其《送刘散员赋得陈思王诗明月照高楼》诗1首,小传云为“贞观时人”。按此诗出《文苑英华》卷二八五。从同唱诸人事迹看,此诗应为隋时作。其人是否入唐,尚无确證。
...〔
► 杨浚的诗(35篇) 〕
明代:
杨慎
红湿城中仙里,香霏阁下人家。幸遇风流地主,浑忘飘泊天涯。
六彩狂呼琼略,百杯烂醉金沙。何日公寻黄石,壁津共泛灵槎。
紅濕城中仙裡,香霏閣下人家。幸遇風流地主,渾忘飄泊天涯。
六彩狂呼瓊略,百杯爛醉金沙。何日公尋黃石,壁津共泛靈槎。
宋代:
周紫芝
柳边池阁。晚来卷地东风恶。人生不解频行乐。昨日花开,今日风吹落。
杨花却似人飘泊。春云更似人情薄。如今始信从前错。
柳邊池閣。晚來卷地東風惡。人生不解頻行樂。昨日花開,今日風吹落。
楊花卻似人飄泊。春雲更似人情薄。如今始信從前錯。
宋代:
董嗣杲
叠叠苍峦别是天,往来即是地行仙。
拨云峰底落红雨,冷翠谷中浮紫烟。
疊疊蒼巒别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
撥雲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
宋代:
宋伯仁
不为鲈鱼忆故乡,只缘心事近重阳。
鬓丝添得三分白,空被黄花笑一场。
不為鲈魚憶故鄉,隻緣心事近重陽。
鬓絲添得三分白,空被黃花笑一場。
近现代:
夏承焘
梦中双桨横江渡。拍手呼鸥皆伴侣。东来免共蝮蛇游,昨夜犹惊玄鹤语。
思归引与闲居赋。读烂依然无写处。中年才解爱家山,无奈高楼风又雨。
夢中雙槳橫江渡。拍手呼鷗皆伴侶。東來免共蝮蛇遊,昨夜猶驚玄鶴語。
思歸引與閑居賦。讀爛依然無寫處。中年才解愛家山,無奈高樓風又雨。
明代:
韩上桂
当年学步试娇娆,此日残妆恨寂寥。风袭纨罗衣渐薄,露抛金粉气全销。
扁舟游女劳相忆,去国骚人枉见招。独守空房双蒂断,寸心谁为寄归潮。
當年學步試嬌娆,此日殘妝恨寂寥。風襲纨羅衣漸薄,露抛金粉氣全銷。
扁舟遊女勞相憶,去國騷人枉見招。獨守空房雙蒂斷,寸心誰為寄歸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