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集陶然亭先归道登黑窑厂
[清代]:黄景仁
城南有高亭,亭与城相向。城雉衔西山,走青嶂。残云时一白,破碎失山状。
对山开长筵,兴酣酒力王。中有清气通,逌然发高唱。
入座皆俊物,能容我跌宕。转嫌眼界窄,三面碍屏障。
欲撤不可得,悄焉思远飏。疾觅快马骑,径去不复让。
岂困困酒逸,略似放翁放。一里得高台,于此足辽旷。
野风四面合,始觉所居亢。尺五韦杜天,幕我作行帐。
城远随野阔,一线空烟漾。入云翻冻旗,暮角隐悲壮。
北眺瓦一垤,万户走鳞浪。倏被暝色催,几处远镫亮。
九门将传钥,三殿久散仗。而我此徘徊,清绝转凄怆。
回忆亭中人,不见此台上。兴至各有适,何必两相望。
抚景伤我心,愿托陶家葬。去去应复来,行行重惆怅。
城南有高亭,亭與城相向。城雉銜西山,走青嶂。殘雲時一白,破碎失山狀。
對山開長筵,興酣酒力王。中有清氣通,逌然發高唱。
入座皆俊物,能容我跌宕。轉嫌眼界窄,三面礙屏障。
欲撤不可得,悄焉思遠飏。疾覓快馬騎,徑去不複讓。
豈困困酒逸,略似放翁放。一裡得高台,于此足遼曠。
野風四面合,始覺所居亢。尺五韋杜天,幕我作行帳。
城遠随野闊,一線空煙漾。入雲翻凍旗,暮角隐悲壯。
北眺瓦一垤,萬戶走鱗浪。倏被暝色催,幾處遠镫亮。
九門将傳鑰,三殿久散仗。而我此徘徊,清絕轉凄怆。
回憶亭中人,不見此台上。興至各有适,何必兩相望。
撫景傷我心,願托陶家葬。去去應複來,行行重惆怅。
唐代·黄景仁的简介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 黄景仁的诗(176篇) 〕
明代:
黎民表
飞步上㠝岏,星辰渐可扪。一山浮海至,五岭此峰尊。
元气回阴洞,丹霞辟妙门。从来尘劫外,别自有乾坤。
飛步上㠝岏,星辰漸可扪。一山浮海至,五嶺此峰尊。
元氣回陰洞,丹霞辟妙門。從來塵劫外,别自有乾坤。
宋代:
韩琦
中山风物有前缘,经赏重阳第五年。莫为素毛悲晚岁,且吹黄菊酌芳筵。
退求僻郡疑邀宠,甘老穷边似好权。笑问此身何计是,不如嘉节倒垂莲。
中山風物有前緣,經賞重陽第五年。莫為素毛悲晚歲,且吹黃菊酌芳筵。
退求僻郡疑邀寵,甘老窮邊似好權。笑問此身何計是,不如嘉節倒垂蓮。
唐代:
姚合
先生自说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间。海岸夜中常见日,
仙宫深处却无山。犬随鹤去游诸洞,龙作人来问大还。
今日偶闻尘外事,朝簪未掷复何颜。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随鶴去遊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複何顔。
清代:
商可
柔绿阴无际,垂帘昼似年。莺声催午课,花气拥春眠。
向母寻眉谱,随兄治砚田。潜心看内则,钞得两三篇。
柔綠陰無際,垂簾晝似年。莺聲催午課,花氣擁春眠。
向母尋眉譜,随兄治硯田。潛心看内則,鈔得兩三篇。
:
傅义
小桥流水忽驰名,似接高邻与有荣。一路却怜青石板,被人压出许多声。
小橋流水忽馳名,似接高鄰與有榮。一路卻憐青石闆,被人壓出許多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