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奇后阁谒九莲观音为神宗母孝定李太后恭制长歌
[清代]:李因笃
太行西北山北来,中有凌空之高台。月挂苍岩龙虎啸,云生赤迹风雷哀。
千松万松立窈窕,十步五步行徘徊。纵目清凉在霄汉,抠衣灵鹫逼蓬莱。
鹫岭后阁屹如峰,九莲阁中瞻圣容。庄严具足得未有,草莽何知争为恭。
炎山忽飘孤屿雪,静夜时落翠微钟。秋色苍茫吊余址,夕阳明灭怀故封。
神宗垂拱五十载,太后斋居多光彩。内启祠尝恩不遗,旁搜象教力仍逮。
五台禅龛近京辅,两宫敕赐兼鼎鼐。时移物换凋碧梧,篆冷灰飞逐沧海。
出门惟睹白雪飞,涧水松风听不违。攀弓抱剑悲相向,鹤驾鸾旂久未归。
此刹翻同灵光在,他年仿佛魂魄依。君不见画壁金铺光照眼,贝花隐隐发灵机。
太行西北山北來,中有淩空之高台。月挂蒼岩龍虎嘯,雲生赤迹風雷哀。
千松萬松立窈窕,十步五步行徘徊。縱目清涼在霄漢,摳衣靈鹫逼蓬萊。
鹫嶺後閣屹如峰,九蓮閣中瞻聖容。莊嚴具足得未有,草莽何知争為恭。
炎山忽飄孤嶼雪,靜夜時落翠微鐘。秋色蒼茫吊餘址,夕陽明滅懷故封。
神宗垂拱五十載,太後齋居多光彩。内啟祠嘗恩不遺,旁搜象教力仍逮。
五台禅龛近京輔,兩宮敕賜兼鼎鼐。時移物換凋碧梧,篆冷灰飛逐滄海。
出門惟睹白雪飛,澗水松風聽不違。攀弓抱劍悲相向,鶴駕鸾旂久未歸。
此刹翻同靈光在,他年仿佛魂魄依。君不見畫壁金鋪光照眼,貝花隐隐發靈機。
唐代·李因笃的简介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
► 李因笃的诗(45篇) 〕
明代:
王弘诲
清朝耆硕里中闻,敕葬新恩借使君。海上松楸覃雨露,日边剑舄拥风云。
茂陵遗草归时奏,庾岭寒梅到处芬。知是灵均门下客,大招何处拟骚文。
清朝耆碩裡中聞,敕葬新恩借使君。海上松楸覃雨露,日邊劍舄擁風雲。
茂陵遺草歸時奏,庾嶺寒梅到處芬。知是靈均門下客,大招何處拟騷文。
:
刘崧
土屋无风尚不关,屋前遥见两青山。瓦盆盛酒茆铺席,何日柴门望月还。
土屋無風尚不關,屋前遙見兩青山。瓦盆盛酒茆鋪席,何日柴門望月還。
宋代:
魏了翁
形安宇泰即吾乡,花解随人到处黄。
何事归心起张翰,有来妙语出君房。
形安宇泰即吾鄉,花解随人到處黃。
何事歸心起張翰,有來妙語出君房。
:
刘海粟
笔势凌空起。似桑林、騞然中节,硎刀初试。试作扶摇鹏翮舞,来看九州红紫。
正装点、好山好水。更泼龙香半圭墨,要苍龙、腾踔云光里。
筆勢淩空起。似桑林、騞然中節,硎刀初試。試作扶搖鵬翮舞,來看九州紅紫。
正裝點、好山好水。更潑龍香半圭墨,要蒼龍、騰踔雲光裡。
清代:
毛奇龄
秋风起,展转事长征。出边城。弯弧鹊角,佩刀犀首,趫趫斥突愿擒生。
收敕勒,捲镵枪。夜凉频击刁斗,空碛答遥声。转战苦,车骑未成名。
秋風起,展轉事長征。出邊城。彎弧鵲角,佩刀犀首,趫趫斥突願擒生。
收敕勒,捲镵槍。夜涼頻擊刁鬥,空碛答遙聲。轉戰苦,車騎未成名。
明代:
陈子壮
多年散木成劳薪,每羡文园卧病身。龙泉太阿知我者,历落钦崎可笑人。
宗国亦忧漆室女,高天乃吊湘累臣。无端重下苍生涕,不愿君王问鬼神。
多年散木成勞薪,每羨文園卧病身。龍泉太阿知我者,曆落欽崎可笑人。
宗國亦憂漆室女,高天乃吊湘累臣。無端重下蒼生涕,不願君王問鬼神。